近日,宁波市国资委综合法规处相关负责人率队赴慈城服务区开展垃圾分类专项督导,交投集团及下属单位相关负责人陪同检查。
督导组重点检查了外场停车区、商户后厨、卫生间及垃圾房等关键点位,系统查验垃圾分类设施配置、标识规范及收运流程闭环。通过随机抽检员工分类知识掌握情况、调阅"四分类"垃圾减量化数据(餐厨垃圾减量23%),验证管理体系实效。期间特别考察智慧管理平台运行,管理人员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功能动态调配清运力量。
市国资委充分肯定了慈城服务区垃圾分类工作,并针对督导发现的问题提出三方面优化路径:一是聚焦责任穿透,对照《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建立"岗位-班组-片区"三级责任制,将分类成效纳入服务区绩效考核。二是聚焦宣教提质,运用服务区LED大屏滚动播放分类指南,策划"环保积分兑换通行优惠"特色活动,联动"世界环境日"增强司乘参与感。三是聚焦监管加码,实行"AI识别+双随机抽查"监管模式,对混投混运问题追溯商户与管理方双重责任,定期发布整改"红黑榜"。
作为全省首批智慧孪生试点,慈城服务区已实现垃圾产生量智能预测、清运路径动态优化等9项功能集成。督导组强调,要提炼'数据驱动决策、智能替代人力'的慈城经验,形成可复制的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智慧化标准。 文/谢小婷